近年来 , 配电网络发展迅速、供电量日益增加,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问题日益突出。配电室作为大型小区居民重要的供电设备,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极为重要。虽然配电室均为土建建筑,其中设备运行相对安全稳定,但在日常的巡视工作中发现配电室存在渗漏水、变压器温度过高、非工作人员或猫、鼠进入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在配电线路的巡视中,地上、地下配电室的巡视周期为三个月一次,以上问题出现时无法及时发现。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关研究,设计配电室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相应的停电事故。
1 配电室在线监控系统及原理
系统由在线监控器与上位机组成,在线监控器又分为监控主机与采集子节点。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变压器温度与配电室内湿度情况;配电室门口处安装摄像头来监控室内的异动情况,一旦有运动物体出现立即报警。在线监控主机每日将采集温湿度数据中的最大值保存,发往上位机系统,便于上位机系统查询各个配电室的历史监测数据。系统整体设计如图 1 所示。
2 在线监测器设计
监测器在无人值守的地区工作,主要完成多个数据的采集、处理与传输,要求整个系统功耗低、低成本维护运行。在线监控器由主控单元、温湿度传感器组、4G 模块、有线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调控单元组成。其结构如图 2 所示。
2.1 通信单元
监控主机与上位机系统通信方式主要参考配电室中的集中器的通信方式,一般地上配电室,集中器采用 4G 方式进行通信,而在地下配电室中,采用宽带网络进行通信。因此对于地上的配电室,监控主机也通过增加 4G 通信模块并安装有流量的电话卡实现与上位机系统的通信;对于地下的配电室,则借用配电室中集中器的网络与上位机系统进行通信。
2.2 温湿度传感器的布置
由于配电室内渗水漏水常发生在棚顶或电缆沟内,因此温湿度传感器安置在变压器、高压柜、低压柜的柜顶和电缆沟的沟口处,通过室内照明或其他 220V 交流电源处取电转成 5V直流电源为采集子节点进行供电。
2.3 调控单元
配电室中对于变压器温度过高,启动室内排风风机进行通线时,保障位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引下线的主要功能便是对电流进行引导,借此可有效进行避雷。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存在引下线间距较小的问题,甚至引下线的数量相对较少,进而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避雷。主要是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缺乏合理性等原因导致的。在防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便是接地装置,应保障其符合相应的要求和需求,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从而有效的进行直击雷的引入,从而使电力工程中相关设备的安装安全和使用安全得到保障。
2.3.1 配电箱的安装
配电箱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提高对配电箱安装的重视。通常可将配电箱分成明箱与暗箱,先进行配电箱的加工订货。进行尺寸的测量,保障与实际需求相符。其中在对暗箱进行测量时,应结合预留的洞标高尺寸、竖直尺寸和水平尺寸等,通过砂泵将箱体的周围填实。明箱则是在对尺寸量好后,通过膨胀螺栓进行箱体的固定,从而避免对箱面油漆产生破坏,并避免出现歪斜等问题。按照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进行箱壳预留洞大体图的绘制,从而避免其出现生锈等现象。在进行订货之前,检查图纸的三相负荷的平衡度,从而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切实保障其平衡度。将调后的结果作为后续的参考,对箱内导线所具有的差异进行区分,进行图纸的书面整理,并提供给供货商。之后进行安装,对箱体的规格、尺寸等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之后按照规定的尺寸、数量打开敲落孔,并结合尺寸进行砖头的选择,避免使用电气焊进行割孔,从而避免破坏箱体。当完成开口后,还要在开口位置进行补漆,从而避免后续出现腐蚀腐烂现象。
2.3.2 季节性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如夏季防暑降温,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电、泥石流、洪水,冬季防火、防大风、雪灾等。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按其施工项目的复杂、难易程度及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安全防范重点,但施工方案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了进一步明确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的重点,应抓住:防起重伤害、防高空坠落、防触电、防物流及厂内交通事故、防误操作 5 种伤害,针对各种危险点、源制定相应的措施.内容要有针对性。节假日施工项目经理必须在现场值班,预防突发事件。